作者:王磊 来源于: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苹果”神话,被消费绑架的“时尚艺术”
乔布斯的苹果,价值超过760亿美元,抵得上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部账户资金。是什么让这只富可敌国的苹果如此强壮?
经过10天的沉淀和冷静,许多人开始思考“神一样”的乔布斯,究竟留给商业、艺术,或者糅合了两者的“创意产业”哪些“遗产”。和之前的一片大赞不同,有人尖锐地提出:乔布斯除了激发人们过度消费的欲望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苹果,在乔布斯的天才灵感的创意和包装下,依旧只是现代消费文化的图腾。苹果产品是电子产品中的LV,核心价值不再是使用,而是身份、性格、地位的标尺。难怪苹果手机的手机套,非要在背面开个圆孔,让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别人可以看见那镜面般光泽闪闪的苹果标志——我秀故我在的标榜,几乎让使用苹果产品成为一种现代人的行为艺术。
苹果iPhone4S全球首发日当天,预订超过100万台,很多人相信“艺术”也能“批量生产”,也能用来“消费”。不过,将消费变成“艺术”,并且消费起来还让人很有艺术感的,乔布斯并非第一人。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他的绘画几乎千篇一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创的地位。他最有名的作品丝网版画《玛丽莲·梦露》,五颜六色的笑容被一遍遍复制。批量生产、现代意识,或者只能说“酷”,是安迪和乔布斯之间的共同之处。的确,除了《蒙娜丽莎》那样被瞻仰的经典,时髦的波普艺术的本质,就是让艺术走出殿堂,让艺术与生活结合。
让人们在平视视角中看到彼此的表情,是消费时代大众艺术的一大步。安迪的预言:“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似乎在苹果i系列产品的全球风靡中,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借助网络被几乎无限制的放大。
不过,“机械复制时代的时尚艺术”本身,需要消费者甚至全社会来买单。用商品取代语言,用功用代替美,用物欲取代精神需求,成为消费艺术之下的暗流。商品经济时代,品牌附加值的神话,从快速消费品可乐、洗发精,到大宗的汽车、房产,被一遍遍上演。在把乔布斯推向“神坛”,尊重乔布斯生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消费者和粉丝也不能忽视一些评论指出的,“苹果”成为“艺术”的背后,是作为资本和企业运作的苹果公司,对慈善事业的吝啬态度,对员工健康、防治污染等社会责任的缺乏担当。
正如安迪·沃霍尔的另一句名言:“人生下来就像被绑架,然后被卖去当奴隶。”他在谈论工业文明时,早早就标注了“悲剧”的主题。其作品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也被认为是艺术在消费中变得冷漠、空虚、产生疏离感的写照,成为对高度发达的所谓“商业文明”的无情反讽。
相比国内某些都市报不惜头版正版篇幅追忆逝去的乔布斯,网络悼念称其“影响历史”“改变世界”。美国和欧洲的主流媒体,并没渲染乔布斯的离去。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在头版虽然也刊登了乔布斯去世的消息,还配了照片,但是位置比较偏,用词也非常“冷静”。英国《卫报》的纪念文章甚至以《仁慈的独裁者》为题,在悼念之余对乔布斯独断专行的管理方式进行反思。这些报纸把主要位置留给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欧洲经济”和“中东局势”,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民生这些实际问题,远比电子产业的“梦想家”陨落重要许多。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艺术传播经典案例:杭州印象西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