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北宅子的正门是三架檐楼式门楼,门楼沿着车水马龙的民主路一字排开,雕花漆绘的门楼,透着官宦私邸允执厥中的美。外地人来天水,大都会去看看这两座庭院。两座庭院都是在明万历时期建造的,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了,15个院落90余座独立的古建,是有看头的。

天水城里的门楼

  过了民主路,穿过龙城广场后,就是东西向延伸的解放路。解放路的东起点,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西关”牌楼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正北侧,就是山陕会馆。“山陕”就是山西和陕西,两个会馆两个院落,山西会馆坐西朝东,陕省会馆坐北朝南。两会馆紧挨着,屋檐映屋檐,相比较陕省会馆的门楼更为华美,清一色砖雕砌筑,面阔三开间,设计之精细、雕刻之精美、内涵之丰富,堪为天水门楼典范。

  听老人们说,解放路的陕省会馆门楼是民国时期关中工匠造的。门楼通体都是由雕砖、磨砖拼砌,门楼上梁柱斗拱、勾栏檐楼重叠,各式额枋花板构成了一层一层的楼阁,站在门楼前向上看去,感觉像是走进了皇家宫殿一样。

  繁密的门楼构件,看得人眼花缭乱,构件上雕有珍禽异兽、花草虫鱼、人物故事,越是静心细看,越是喜欢。门楼上镌刻有两副对联,内联是“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锦汉祚;庙貌重关陇,群生蒙庥托庇,馨香世代报神恩”,外联是:“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

  显而易见,门联所刻内容是赞誉关羽的,这对于晋商南下天水,天水通联陕川青宁新的商贸会馆而言,关羽身上的仁义忠勇,正是警勉来往天水陕省会馆的商旅,诚信共进、做大做强商贸生意的价值之魂。

天水城里的门楼

  天水是赵氏郡望,在天水城建设路三星巷口,有一座赵氏天水堂宗祠。宗祠坐北朝南,牌楼四柱三开间,气象宏大,砖雕亦是相当精美。仿木构造的斗拱垂花,重叠修饰出宗祠文化中敦厚和睦的礼仪秩序。赵氏天水堂是赵姓最尊贵的堂号,是世界赵姓寻根祭祖的圣地。

  出了建设路,隔街正对就是伏羲城。伏羲城城楼耸歭,气象恢宏,门楼正中悬挂由欧阳中石书写的“伏羲城”门匾。伏羲城城门门楼全部用灰色大理石砌筑,驻足城门楼下看,如沐豪放朴拙的秦汉风。

  伏羲城城门楼有东门和西门,建筑风格一致,门楼的正面都筑有三个圆拱门,拱门和谐错落而又极具仪式感,透过拱门远远就能看到伏羲庙前高大的牌坊。

  立于伏羲庙前东西侧的两座牌坊,都是在原有的旧址上,按照原尺寸、原体量进行恢复重建了的。牌坊为三架檐楼式风貌,每次去伏羲庙,都情不自禁仰头看一会儿。蓝天高远,鸽群翔空,立于牌楼下,崇敬之情顿生。

  东牌坊镌“继天立极”匾,西牌坊镌“开物成务”匾,两座牌坊对峙而立,与伏羲庙正门台阶上的牌楼,构成了一个恢宏的“品”字型牌楼格局。

  伏羲庙正门高1米的石筑台基上,就是按照明嘉靖时期初建伏羲庙牌楼的风格建造的“开天明道”牌楼。牌楼为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四通柱并四对戗柱支撑,层层斗栱屋架,楼顶覆碧瓦,饰龙吻,尊贵威仪,气象蔚然。牌楼额枋悬挂着清代杨应琚题写的“开天明道”匾,正中竖“太昊宫”匾,并横悬明代邑人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匾额。匾额映衬匾额,彰显出至高、尊贵和礼敬的无穷深意。

天水城里的门楼

  天水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的根就在这里。每年夏至日,伏羲庙前的广场上都会举行祭拜人文始祖伏羲的盛典,海内外华人代表齐聚伏羲庙,拜谒太昊伏羲氏,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

  门楼作为建筑文化独特的景观,蕴意丰富。天水门楼木瓦雕绘之间,凝聚出审美、历史和文化的丰富信息,无论是墙式门楼、牌楼式门楼还是门罩式门楼,都集汇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各种艺术于一身。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敦煌艺术展“常展常新”:从佛教艺术到壁画里的“人间万象”

下一篇“90后”双语讲解员:常讲常新,让壁画“说话”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