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郭飞: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各省市相继推出强制安装太阳能的政策,各种规范、标准图也相继出版发行,太阳能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太阳能光热产品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但在繁荣的表象下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发展似乎遇到瓶颈。

  这么大的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很少,而且一定程度上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存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和销售量上去了,但是质未提高,真正革新性产品匮乏,投入使用的产品或系统又存在运营状态不佳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分析:

第一,行业缺乏整体规划,激励政策没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一个多学科、多层面参与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协调,把太阳能设计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中来。强有力的激励政策是太阳能应用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手段,缺乏强制性的法规内容和实施的具体细则,缺乏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以及行政监督手段,操作性不强。对生产企业和消费市场关注不够。虽然有强装政策,但依然存在问题,并未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力。

第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程度不高。

  我国建筑业和太阳能技术两个行业之间几乎脱节,交流不够。建筑行业不了解太阳能行业的技术标准;太阳能行业也不太了解建筑行业的设计要求和房产建筑的供求信息。建筑行业缺乏精通太阳能技术的设计人才,太阳能行业也缺乏熟悉建筑规范的技术人员,双方各自发展,交流很少。这严重影响了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太阳能系统往往作为一个附件后续追加安装在建筑上,未能同步施工、安装,不但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还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结构承重、防水,同时产生建筑垃圾。

第三,民众节能意识未能激发。

  民众较高的节能环保意识是推动太阳能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日本、以色列、荷兰等发达国家民众把消费太阳能当作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甚至愿意多出钱享受绿色能源,从而扩大了太阳能的应用市场。而我国一方面宣传不够,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或服务的原因,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未能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打击了民众的消费信心。

第四,太阳能厂商的创新不足。

  目前,太阳能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相对于广阔的新能源市场,太阳能开发利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开发和研究投入不够,未能有效识别用户需求,形成满意的新产品、新技术。产品未能模块化生产,未能与建材产品有机融合。

  针对以上问题,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提供以下解决思路。

第一,从政府层面来讲。我们需要完善激励政策,落实监督,实现能源可计量。同时,我们必须完善产业规划,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步伐。另外,还需要进行政策引导、支持生产者及投资者,优胜劣汰,鼓励做大做强。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节能实践意识,引导节能消费,培育市场。

第二,从协会的角度来讲。协会必须发挥桥梁作用,连接政府与厂商,厂商与设计,厂商和用户。并引导行业自律,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三,从建筑设计来讲。我们必须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可以由建筑行业牵头,从规划阶段优化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技术策略,全方位、全过程整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并加强与厂商加大合作力度。设计要结合建筑功能及其对热水的需求,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太阳能资源、常规辅助能源类型和可供给的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适用的、性价比高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另外,要多专业协调,建筑需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建筑的组成元素,与建筑相结合,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四,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太阳能光热产业不应该只局限于太阳能热水器,更应该扩大应用领域,可以从家用到工程,从热水到采暖、空调领域,从低温到高温,从民用到工业进行扩展。另外,企业不应该就产品而研发产品,必须整合客户的需求,个性化设计,丰富产品线,多功能产品相结合,多开发附加值产品。




上一篇理论上会塌的建筑能不塌吗?

下一篇建筑物上留责任人名字 发生事故终生追责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