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也许你听过这种说法:只要专心做好产品,创业公司的名声就会自动打响——抱歉,这只是痴人说梦罢了。好的产品或好的服务固然重要,但如果你不能照顾好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很可能最后功亏一篑。

  公关工作不可少:尽可能多地关注社交媒体、网站、博客,你不可能预知人们会在哪里讨论你的产品,因此只有广撒网,不漏掉一点蛛丝马迹。不过反过来,只要有人谈论的地方就去插一脚,或是在各种可能地方热烈发表对产品的评论,也是不实际的。那么作为创业公司人员能做的有哪些呢?——关注于“影响力中心”的声誉。找到你产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平时关注的圈子都有那些?

谁动了我的声誉?

  用所有精力来关注已有的和潜在的客户看似并非难事,但实际上除了他们,会讨论你的服务和产品的大有人在:

  • 雇员—除非你是在为高度机密的政府机构工作,否则和雇员、同事公开交流意见在所难免。
  • 商业合作伙伴 —指那些从你这儿购买产品的人,向你提供服务或解决方案的人,提到你品牌的网站,风险投资人等等。
  • 记者— 如果被主流媒体报道,固然是个好事,但需要保护隐私。
  • 博主— 有的记者也写博客,有的博主本身也是记者,两者间的概念并不绝对,但博客文章对真实性的要求并不高,格式也更随意。
  • 行业影响 —社交网络的普及让行业影响传播得更快更容易,比如只花140字,就能影响公司或个人的看法。
  • 恶意宣传—有时因为看不顺眼你的产品或公司,或是为了单纯的恶意宣传,会突然跳出来咬你一口。

  这些社交网络和客户群一起,就是影响你声誉的线上因素。他们在哪里谈论产品或服务相关的信息,哪里就应该成为你建立线上声誉的阵地。

观察技巧

  搞清楚是谁、在哪里谈论的产品或服务,下一步选择应对方式。这时应当遵守平台的参与规则,每个博客、论坛或社交网络都有自己的规则,在加入讨论前至少先观察观察环境,就好像你不可能到了一个聚会现场就不问三七二十一向大家介绍自己。

  为了建立良好的声誉,光观战还不够,还要关注言论背后的发言者。不同的平台相应的关注方式也不一样:

博客

  一旦发现在同样产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博主,你应当开始阅读他的帖子,了解他/她喜欢写什么,对公司的好恶、品牌的毫无,通过邮件或RSS订阅博客,甚至花时间发表评论。这样不仅让对方更多地关注了你的产品,而且还能保持言辞的理性,避开特定博主的一些雷区。

论坛

  论坛相对轻松,你可以注册后完全潜水,通过阅读其他人的发言,了解用户们如何互动,那些信息最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怎样的发言会让大家群起攻之等等。只有充分观察后,才能有把握地参与讨论。

Twitter、新浪微博

  Twitter、新浪微博140字的限制是个铁律,其他方面都相对自由。先查找有哪些人在讨论你的产品,然后运用Followerwonk.com等Twitter、新浪微博营销工具(Followerwonk可搜索具体领域里影响力最大的人,诠释用户的社交图标,比较与竞争对手或朋友的关系,互动查看和追踪动态,绘制社交地图关系等等,然后尽量和有关用户建立起关系,推广自己的产品),来发现有哪些在行业内有名的人物也在Twitter、新浪微博上活跃着。同样还是关注应该关注的对象和评论,把握自己的产品在平台上的声誉导向。

Facebook

  当前联系朋友、家人和品牌的最强大的社交工具,当然类似的还有Google+、Instagram等,如果你习惯用它们,那么方法也雷同。具体操作顺序也不复杂,找到特定行业中有应量力的用户,或是曾经对你的产品发表过评论的用户。关注他们分享的内容和其他人对内容的评论。对这种社交网络来说,宣传就像开汽车,发原帖的人是司机,粉丝才是动力来源。

有所选择

  通过覆盖上文提到的方面,相信你已经大致弄清楚自己的创业公司的“影响力中心”的具体情况。但如果觉得数量众多,力不从心,也并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做一些主次的选择和回应方式的选择,比如在一些主要的渠道上,去主动营造自己的声誉,而在其他场合,则只需要观察或是在被提到时给出必要的回应即可。

  总结:一个初创公司要想成功,理解自己的影响力中心,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信誉,都起着关键作用。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营销中的4种情感因素

下一篇"被分享”不等于“被阅读” 走出网络营销误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