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爱马仕》
“这是为爱马仕做的橱窗设计,其创意来源于爱马仕2009年的主题‘美丽的逃逸’。太湖石自身的轮廓就很像山水,体现了中国人最爱山水的特点。马头的轮廓随着视线渐渐扩散,模糊于远方。颜色上我采用的是比较艳丽的色彩,也是爱马仕比较常用的色彩。东方的神韵,西方的高雅就在这单线和粗线交错勾勒的方式之中,产生奇妙的火花。”——韩家英
韩家英简介
韩家英1961年出生于天津,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随后在西安纺织学院任教5年,1990年来到深圳,在万科就职3年,随后成立自己的设计公 司。现为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英国设计与艺术协会D&AD会员、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家顾问,也是2012年中国设计大展的策展人。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入选如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法国肖蒙海报艺术节等国际知名艺术展览,并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V&A)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
12月8日,华·美术馆举办了开馆以来的首次中国设计师个展——“镜像·韩家英设计展”。本次展览,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著名设计师韩家英1992-2012 这20年间的众多经典设计作品。通过呈现韩家英这位透过深圳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会点,尝试探索中国平面设计的独有语境的践行者,向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开创和投身设计实践的设计师群体致意。以下,是本报对韩家英先生的采访。
深圳晚报:请问韩家英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来举行这样回顾性的个展,这个时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韩家英:时间到没特别的意义。但是从一个大的时间段来说,作为一个设计师,在深圳这么多年,应该说是做了很多设计的工作,等于是对自身的一个回顾。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是一直没有成。这次华·美术馆专门来找我,作为他们首个设计师个展,我觉得也特别荣幸。同时,作为我们这一代设计师,到了这个年龄和这个时间段,自己来回顾总结一下,也是对过去工作的一个反省。中国今天发展这么快,作为一个设计师,一直是比较直接的、近距离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我作为个体,也反映出,最早的一波设计师和新的社会的快速变革。设计师能真实反映社会现状。我的个展也能够把各项工作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反思。本次的展示,我是希望呈现我这个年龄的、我这一代设计师的工作状态。那就是,工作很杂乱,涉猎方方面面,广告、影片、名片、室内设计,什么都有,什么都做。
深圳晚报:本次展览以你在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创作为核心,你的设计里面也无不是中国元素。请问韩家英老师在这个领域创作中最重要的心得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给予的养料具体有哪些?
韩家英:我个人认为,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容易让我结合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最让我兴奋的一些东西。我在西安读书的时候,老师多会教2000多年前的东西,西安的秦汉、隋唐文化,经常唐以后的事都不说了。说了那么多唐代以前的文化,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从我们的角度,觉得中国最伟大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产生了很多东西。我一直很喜欢设计。我大学的很多作业,都是对汉字进行塑造。西方(设计)对他们文字的表达已经很充分了。唐代的书法是很讲究的,即使是今天,都用电脑打字了,文字也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方式,它是有美感的。而我觉得,从民国到今天,中国的审美是一路衰败的。
深圳晚报:中国平面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旁观到自觉的过程,请问韩家英老师回顾一下当时亲历的那个旁观以及由旁观转为自觉的过程中的有意思的故事。
韩家英:其实我觉得这个太多了,因为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对这一行的理解都是结构上的,都是不具备的。然后到了工作,到大学教书,然后到了深圳,才真的慢慢理解设计师的一个身份和意义。所以,在今天,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个话题。最初的时候设计是没有电脑的,我很多都是用手画。1992年的《“平 面设计在中国展”海报》我是用街上买的彩色胶粘在兵马俑的脸上,然后拍下来的。那时候美光能把我们的很多想法变成现实,套色制版等。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家对设计的理解还是会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深圳晚报:韩家英老师从北方来到深圳,在这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种南北差异,以及深圳这块热土对你的创作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韩家英:从(来到)深圳开始,我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深圳是一个设计师最愿意来,最适合的地方。
深圳对我帮助很大。作为设计师,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前十年,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深圳等于就是中国内地最开放的一个地方。所以在这里,一个平面设计师可以获得国际的最新的时讯,这些对设计师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的价值是在别的城市无法替代的。
我觉得深圳是一个具备包容人来创业的城市,这也是我当时来的原因之一。这是它毫无疑问比全国其他城市多的角色。它的包容性,即使是在今天,深圳也很需要这种状态。
深圳晚报 :在你看来,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平面设计的突出成就是什么,与西方相比还有什么样的差距?
韩家英:中国要补得课还很多,现在还是一个初级阶段,像我们这个年龄也是才开始真正接触设计。但是,从今天看,中国已经走向了国际的轨道上了。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会加快缩短这种距离,关键是中国的设计能不能表达出自己的东西。我们就是要经历一个设计的初级阶段。
深圳晚报 :你在平面设计和商业运营方面的结合是很成功的,这里面的奥秘是什么?
韩家英:一个设计师应该做的是好设计与坏设计的差别。现在我们还是要把设计割裂成为商业的设计和艺术文化方面的设计,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误导一些设计师甚至社会对这些的判断。这个也没有办法,因为中国今天在设计方面就是这么一个初级阶段,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这个我觉得不怕,等到经过了这个阶段,这些问题都会慢慢得到解决。但在今天,大家还是比较困惑,因为今天,客观地说,你经营做得好,你设计很烂的才能经营得好,你设计好的话很难经营好。这是一个很不对的现象,其实在西方,经营得好的公司,都是设计非常棒的,他这个是成正比的。中国现在呢,就是你想挣钱呢就不想把设计做好,就变成完全商业的、根据客户走的简单的东西。我觉得今天,不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应该是有好的设计,同时这个设计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其实是未来设计师应该做的。就是创意产业,核心就是说,它能创造价值。在这点上,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引导。
深圳晚报:时间已经走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请问韩家英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再到21世纪这个几个阶段有什么不一样的状态和中心,其中是怎样变化和衔接的。目前你的最新状态和展望是什么?
韩家英:这是设计上的一个需要。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开始萌芽阶段,但是其实这三个阶段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一种大的变革,这个很难用我们个人想法来做定论。从我个人来讲,还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恰恰就是在中国的变革时期,才能够产生这样的设计思潮。从这一点来说,特别特别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变革时代。不然是很难做到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师。在我目前这个新的阶段我是要做好一个纯粹一点的设计师,这是一个方向,因为中国今天太需要好的设计了。
上一篇: 专访:搭建中外交流的文化桥-访富阳籍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何见平
下一篇: 张永和的声东击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