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孙悟空
圣斗士
三毛
花仙子
“为了正义而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句式曾经充斥着我们的童年;《大闹天宫》、《三毛流浪记》、《铁臂阿童木》、《花仙子》……这些人物组成了我们记忆中的万花筒。随着日、美等动漫大国的市场开放,今天的中国儿童享受着由大量动漫、3D包围着的幸福童年。然而不少人开始担忧,这些“打打杀杀”的作品,是否会起负面的教育意义?中国的动漫作品为何依然翻不出孙悟空的筋斗云?六一节来临之际,我们特约夏烈谈中国动漫存在的问题。
中国动漫缺少灵魂
羊城晚报:目前,有调查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形象中,国产形象只有孙悟空“一棵独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夏烈:我不相信这个调查。我想,当下青少年喜爱的国产原创动漫形象肯定不止孙悟空,至少喜羊羊和灰太狼、虹猫蓝兔和蓝猫、星猫就有不少小朋友喜欢。我前一阵出差去广东的一个二级城市,当地的小孩到处传唱一个本地企业制作的动画片歌曲,叫做山猫的,在广东地区就相当红,衍生玩具卖得风生水起。所以中国那么大,一个轻轻松松的调查反而会蒙蔽了真实。当然,在中国市场上受追捧的不少动漫作品很大程度上只是它们商业包装和营销的策略成功,很难说在作品的质量有多高。甚至不必拿世界动漫经典作品作比较,即使纵向地和三四十年前中国自己的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比,都有很大的艺术差距和学术差距———在当时,中国动画片是世界动画片的一个高度,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独树一帜地探索着以水墨动画和皮影、剪纸、木偶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制作的动画片,这种中国独特的美学风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令日本、欧美的动画片大师都备感尊敬和膜拜,比如我们熟悉的铁臂阿童木之父、“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就非常赞赏《大闹天宫》并加以学习。可是,到了今天,这些独特而深刻的中国动漫精神消逝了。换言之,动漫被世俗化的价值闭塞了,中国动漫缺少灵魂。
羊城晚报:你个人喜欢的国产动漫形象有哪些?
夏烈:动画片,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和太乙真人;《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天书奇谭》中的三个狐狸精;漫画的话,过去的老漫画像《三毛流浪记》的三毛、《老夫子》的老夫子、大番薯……当代的我非常喜欢蔡志忠漫画中的老子、庄子等形象,朱德庸《涩女郎》、《双响炮》中的人物形象也很有意思。
趣味为何成了意义的敌人?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国内动漫过于讲究教化作用而失去了趣味性,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夏烈:这也许不光是动漫的问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始终重视“载道”,口吻喜好教训。这是过于漫长的历史造成的意识形态包袱,是老年文化的典型,总认为有很多很多知识和道理要训诫给年轻人、子子孙孙。这种教育习惯至今还渗透在方方面面,包括动漫作品当中。比如我们喜欢在动漫作品里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以,就连“寓教于乐”都谈不上,生硬地教、浓到化不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猫和老鼠》是我们国内动画片导演说是要首先拍的,我看立时就会被相关政府部门无情地否定:“这种打来打去、追来闹去的东西很无聊,有什么意思?”———在这里,趣味成了意义的敌人。可以无趣但不可无意义,没有意义就谈不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但恐怕这样的宏文大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动漫盘子里的菜。优秀的动漫作品更需要研究人类自然成长过程中的本能和天性,了解人们的真实喜好和渴望提升的空间。因此,打打闹闹本就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这也就是《猫和老鼠》成为世界动画片经典的原因之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下一篇: 动漫: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故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