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城市需要丰富,越多元化越好

  问:深圳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对所有城中村进行改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你对此有何看法?

  孟岩:城市需要丰富,越多元化越好。好的城市是应该包罗万象,城中村正是多元化文化的产物。这里是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晚上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聊天,这些丰富了整个城市,是在高尚住宅区见不到的。 在改造中,关键是组建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提供城市的一个生动的生活舞台。再如我们设计改造的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正是我们不断往里面掺沙子加不同元素的结果,多元复杂的气质令这里聚集的大量的先锋艺术家和设计师感觉更为自如,也令这个由过去机器轰鸣的工业厂房蜕变成充满开放气息的深圳文化基地。

  问:从你们设计的一系列作品中,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和建筑与市民间的互动,一直有着鲜明的体现。

孟岩:我们力图在稠密的市井商业街区中为人们提供交流的活动空间,同时在单一的商业文化的包围中植入公共艺术创作、展示、交流和教育的设施。像大芬美术馆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实现结合,既能容纳当代艺术最前卫的展事,又能兼容原生的新民间的大众艺术介入。华侨城LOFT二期我们也将更注重增加公共空间,搭起公共文化平台,进一步促进这里的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

  问:你们设计的公共空间希望达到什么样理想效果?

  孟岩:城市社区与公共空间相融合是我们的目标,要让城市公共空间更多地具有可参与性,而不仅仅是观赏性。例如,深圳公共艺术广场不仅是观赏性的休闲场地,而是一个生动、另类的城市生活舞台,也是公众触摸艺术的界面;大芬美术馆是一个定时开放的高姿态城市装置,给当地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系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不脱离于油画画廊、商业、可租用工作室等城市日常生活的平民场所,与当地人们生活状态相结合,达到与当地居民和周边城市社区的生活相融合、相互动的理想效果。

中国建筑设计已成国际焦点

  问:最近几年很多国外的建筑展览都开始纷纷聚焦中国,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已经开始可以与国外设计师相抗衡?

  孟岩:现代建筑是建立在西方建筑学根基之上的,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足百年,这样的根基自然不能立即媲美西方的大师。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奥运会举行等都使世界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大家对中国充满兴趣,很多展览也应运而生。但这并等于说中国的建筑设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工业水准、建造水平都要跟上,整个行业才能够发展。坦率地说,施工质量低,设计费用低,都是现在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进步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未来的建筑设计大师级人物。

  问:对于深圳打造设计之都,你有何建议?

  孟岩:政府高度重视设计行业的发展乃深圳幸事。这也是尽管“都市实践”声名在外,却仍然坚持留守深圳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政策优势并不明显的今天,深圳的人才资源正在遭遇“外流”。不少优秀人才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还要想更多的办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Feeling100%——访刘云杰

下一篇积累和坚持!“小破孩”之父拾荒专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