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开展校企合作

  《文化广场》:深圳在建设“设计之都”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让深圳的教育机构和深圳的设计界产生更深远的联系。对此你有何看法?

  王效杰:深圳大学和深圳高职院都有自己的设计专业,完全应该提高自己在设计界的影响力。除了普通高等教育外,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就是依赖于职业教育。而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早就以素质培养为主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圳高职院也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深圳经济发达,云集了一批制造型的企业,有着很好的条件进行校企合作,让教育机构的设计力渗入企业血液中。

  《文化广场》:如何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让学生们具有更强的实际能力?

  王效杰:实施校企合作,首先要建立双师型的教育队伍。德国的师资很重视双师型,他们往往既是教师也是设计师。我们国家这种双师型师资实际上是很缺乏,这是我们师资队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而从企业角度来讲,要树立一种社会责任,营造一种教育的环境,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实践的机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则要给予相关的政策的支持。我们艺术设计学院有10个设计专业,在深圳市一些设计机构和一些企业都设立了教学实训基地。这个平台提供了模拟的真实岗位,这些企业机构也参与评价我们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毕业生出来的挣扎期。


PRT-MEK3医学嫩肤仪,获得首届“省长杯”广东工业设计奖金奖。

国际化是形势所迫

  《文化广场》:我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如何?为何要强调设计教育国际化的方向?

  王效杰: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已经落后产业的发展,其实设计教育国际化是被迫提出的应答,是时代和现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深圳的企业很多都是外销型企业,出口量大,那么国外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设计口味是什么?这都需要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在设计时有的放矢。面对外国项目无论从交流、运作模式到水平都能够符合对方的要求,这种人才很匮乏。另外,企业越来越需要国际型的设计人才,要对国外的设计运作、流程和方法都能够实现接轨。深圳不少企业如华为、康佳等在国外都设立了设计分部,更离不开国际型的设计管理人才。

  《文化广场》:深职院在推行设计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与努力?

  王效杰:为了达到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从外国请有经验的海归派教师,或直接聘请海外老师;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上和国外的院校接轨,内容设置要同步。我们参照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的课程设置,开设了相关课程。在实践作品时,他们为中国人设计,我们为澳大利亚人设计,这就需要了解对方的相关文化背景。设计作品出来后,两地交换评价来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此外,国内外的老师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也是一种国际化交流的尝试,效果都很不错。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积累和坚持!“小破孩”之父拾荒专访

下一篇《风云决》首映告捷 文化仍是国产动画软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