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张纪中新版《西游记》效果图

        电视剧风格上追求“魔幻”,但在人物上又要求孙悟空媲美蜘蛛侠等“科幻”形象,张纪中心目中的《西游记》也许早就乱成了一锅糨糊。《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在电影类型上,和《魔戒》、《哈利·波特》等作品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以《魔戒》原著为例,它是英国作家托尔金,为弥补自己国家没有创世神话的遗憾而创作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天地初开之时的洪荒世界。而西方的一系列“侠”电影,其故事背景却多加诸于现实社会甚至建立于对未来的想像中,映衬着现代人对于物质化世界的焦虑以及对人类美好品德流失的担忧。所以,让孙悟空往“科幻”上靠,让“猴哥”变成“猴侠”,肯定是行不通的。用西方魔幻风格来包装孙悟空,貌似可行,但一个和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产生严重错位的孙悟空,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孙悟空的属性一直被定义为“大英雄”和“真英雄”,他为中国人所称道的,不仅是他自立为“齐天大圣”的豪气,“大闹天宫”的“痞气”,更有他追随唐僧一路不畏艰险的决心和降妖除魔的能力,此外,他因具备忠诚、勇敢、坚定、聪明等优良品格,也被引用为模范,当作学习的榜样,很多中国男孩从小就喜欢和模仿孙悟空,便是传统家庭教育的结果。


张纪中新版《西游记》效果图

       孙悟空由最初的和天庭抗议,到走上合作之路,经历刻骨的磨难渐渐成熟,终于“建功立业”——这是完全符合儒家英雄史观的,直到现在,仍有积极的励志意义。网络时代周星驰《大话西游》的流行,又使得他和现代青年人建立了某种隐秘的联系。仅以孙悟空而言,就有如此多的内涵可以挖掘,更何况还有理想主义者唐僧、现实主义者猪八戒、存在主义者沙和尚等诸多人物可供塑造,完全可以根据现代观众的需要放开手脚去创作——当然前提还得是基于中国人的文化审美。

        想制造一个号召力强的中国神话人物形象,并让其担当起“文化使者”的重任,还是别忙着去征服全世界的观众,先把国内的观众征服了再说。好莱坞的经验是值得借鉴,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创意,可我们的影视创作者却往往忽略了其核心内容,匆忙扒一件好莱坞的衣服穿上就以为自己和世界接轨了。如果盲目模仿拍出一部和中国人心目中大相径庭的新版《西游记》,别说国内接受不了,就算到了国外,老外依然会看不懂。虽然那个面目狰狞的猴子以及恐怖阴森的气氛比较符合他们对《西游记》的想像,但这个故事究竟说的是啥,恐怕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漫画大师黄玉郎畅谈中外动漫差距

下一篇功夫熊猫击中中国动漫产业市场文化软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