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风云决》
2008年上海、香港、深圳三方联手的《风云决》应该算是土生土长的港产漫画衍生物。而“港漫”的发展又是从日本风靡过来的。不幸的是,种子“兼容”在了花盆里,毕竟没有亲吻广袤大地。中国的土壤太大了,想要发展成日本那样普及的“全民漫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到了内地,大家就只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讨了十年前郭富城电影版《风云》的冷炙。——其实当初电影《风云》是讨漫画《风云》的残羹,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而这个“羹炙”已经被早前的电视剧一讨再讨。没人想知道到底是某某版的《风云》比某某版的《风云之某某》更着先机、更出彩。总之十年前的剩饭就算没贴日期放在冰箱里,也到了该扔的时候啦!也许这样说对动画版《风云决》不太公平。单从香港漫迷的角度看,《风云决》的出现无疑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毕竟漫画到动画才算是修成“正果”。可是排除小部分的漫迷群体,从更广阔的观众群,更长远的时间线索来看这个问题,结果可就不同。谁让你出来得这么晚,之前的“歪果风云”已经吃到厌,就算是“正果”,这个时候你再上菜,隔着十年呢,顺渠也该淤泥了,再爱也都生厌了,看看观众还愿不愿意吃,还真有点反胃。更何况也没“炒”出什么新意来。看完后,只知道制作很到位,打斗很精彩,和当年的郭富城版电影《风云》如出一辙。“动画能做到这个效果真是了不得!”惊叹之余,遗留在大脑里的,除了一堆难以磨灭的华丽幻影——幻影终究是要磨灭的——在精神层面,可能比当时的电影《风云》遗留的空白还要空。情节发展得太过顺畅,两份恋情的进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人物的精神层面没有做到更加深入,所有情节都让位给了打斗。所以除了让日本“师傅”惊奇,东京那边反应强烈,“中国动画水平已达日本水平”,“中国为动画注入武侠新元素”云云,总觉得留待时间长河洗涤的东西少了点什么。喧闹一时的《风云决》,虽然精心打造,票房总数达3300万元,已较前几部动画电影为高,但从8000万元的成本(据说)来看终究是亏本的买卖。在衍生品的开发生产环节上又出现了断层,没能抓住商机,虽说失败有点不甘心,但惯例是成败论英雄,也只能慨叹一声:“时运不济!”
一路走来,这段动漫史还真有点回顾历史的味道——俨然“西学东渐”那一段。先是“抵制洋货”,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然后“明治维新”,接着“香港包围内陆,漫迷包围群众”的“左倾主义”。果然是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观,迂回曲折的那部分惊人相似。依旧前车之鉴,再度重蹈覆辙。归根结底是“兼容”上出了问题。
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2》
若说“兼容”,攒成的组装机也有运行良好的。好莱坞也有兼容了不少中国元素的动画,如《花木兰》、《功夫熊猫》既叫好又叫座;二维、立体、异国风味,历史、童话、游侠各种题材元素,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要看到那些被五花八门随时更新的“桌面”掩盖下的既定运行机制:大成本、大制作、高技术、高宣传套路。而之所以能够这样运行,是因为人家已经拥有了雄厚的资本,高水准的技术,超级硬的好莱坞电影口碑,高度垄断顺畅的商业渠道。也就是说,人家的“电脑”已经组装完毕,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攒”机制这个问题,并且测试结果运作正常,打出了“品牌”。目前的“兼容”只是在于随时更换屏保和桌面附加点新功能新花样上。而视国产动画的情况,还未能审时度势,看清格局,连如何“攒”机制这个idea,都还没理顺。就像低内存的磁盘上无法运行高空间的软件操作一样,单一高效的硬件没有各运作平台的支持,逞一时之快,终究落得莽夫的下场,英雄也无用武之地。各环节运行的脱节与矛盾,只会造成电脑“当机”的无谓损失。要想国产动画不“当机”就得做到把整个运行机制“兼容”好。
怎么才算是好的“兼容”?我们还得想想“海”的本领。试想,江、河、湖、溪,原本各有自己的颜色和形态,一旦入了海,你还能分辨出哪条江哪条河、哪些颜色么?那些个原有的五颜六色,各家之长,早被“海”消化殆尽,以为己用。所以我们看到的海,一览无余,无边际的澜,清一色的波。与“海”最匹配的就是“波澜壮阔”,而不是江、河、湖、溪的卤味拼盘。所以好的“兼容”就是“匹配”。未经消化地照搬好莱坞的大成本制作,移植日本的全民漫画和风格未见得是撑起中国动漫的擎天柱。真正好的“兼容”既要匹配中国动漫产业的实际环境,也要匹配中国观众群的精神需求。就像“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直接“拿来”,简单“嫁接”,而是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因地制宜。也就是动漫界一直强调的原创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穿过卢浮宫的“时空”—走近建筑大师贝聿铭
下一篇: 吕敬人:《中国记忆》现代语境下的东方之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