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马岩松建筑理想的展现似乎总是有点拧巴。当人们以为会出现一个棱角的时候,他给了你一个曲线;当人们期待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他却拿出了一个平面:它们形态各异,却都命中注定般烙印着MAD风格;它们前卫大胆,却似乎能与周围环境达成一种戏剧化的和谐。在建筑的无人区里,马岩松左顾右盼,信手拈来。 |
马岩松
“中国没有建筑,只有房子。”
梁思成先生几十年前的一句话,仿佛成了现代中国正身体力行实践着的预言。一向以文明古国自居的中国仿佛吃了猛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着各类旁逸斜出的建筑创意。当我们经历过高楼乍起,CBD林立,大工程层出不穷等后工业时代的激昂亢奋之后,却仍旧无法逃避“千城一面”的抨击和作为“世界建筑实验场”的危机。
就在这样一场造城运动方兴未艾之时,我们忽然发现一个重要角色却不出意外地缺席了这场盛宴,那就是中国本土建筑师。他们好似一群隐形推手,激动着却若有似无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却只有极少数的一群人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中国建筑师是个神秘角色。他曾是世界建筑领域中一些最为杰出的形态的创造者,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又默默无闻,与绘图员、木工、建筑工人无异,即便是在那些宏大建筑的创造过程中,他也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一员。”(出自MAD《疯狂晚餐》)
建国以来,中国的建筑设计领袖便以大规模的设计院为主,鲜有设计师闻名。直到最近十年,一批独立建筑师迅速成长:张永和、马清运、马岩松、王澍、朱锫、王晖,甚至包括半路出家的艾未未,等等等等。这并不是一个很长的名单,但却是一个很强的名单,他们企图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一个过去与现在交融的中国。
在这个名单里,马岩松无疑是最惹人注目的一位。
他年轻、大胆、卓越。
他有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和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实践的双料金牌履历。
他有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浮游之岛”和“首次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梦露大厦”这般让国人耳熟能详、扬眉吐气的实打实作品。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建筑领域的成就外,马岩松打破了世人印象中一贯小心翼翼因循守旧言辞谨慎的学究型建筑师印象,而以一种开放且时髦的姿态呈现自己。他乐意于参与各类社会问题的讨论,不畏挑战传统,再加上不羁的外型以及对于时尚的独特品位——这些都十分符合人们对于一个有才华且有范儿的年轻建筑设计师的美好理想。
此刻,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对马岩松的成名史进行一番冗述。
浮游之岛
2004年4月1日,刚刚在海外学成回国的马岩松选择在愚人节这天举行了一个开幕式,正式将他两年前注册于纽约、命名为MAD的建筑事务所介绍给中国。那时,关于他和MAD唯一的话题就是“浮游之岛”——那个没有建成却惊世骇俗的设计仿佛是一次发声练习,顺理成章地让马岩松这个名字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对于马岩松来说,2006年才是不折不扣的转折年。假如他们没能在这年里以“梦露大厦”赢得多伦多,那么一切美誉都有可能遭受任何方式的质疑和嗤鼻。一场在国外赢得的意外胜利,使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设计团队真正站稳了国内的脚跟,因为在任何希望向他人介绍马岩松的时候都可以说:“来吧,认识一下,这位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拿下国外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设计师。”
梦露大厦
几乎在同一时间里,马岩松享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媒体狂轰滥炸式的溢美之词。三十而立的亢奋,伴随着梦露大厦性感的扭曲,将马岩松推向了中国建筑师的最高层面。
此后的几年,沉静下来之后的他对于采访的热情明显淡泊了许多,MAD开始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迅速圈地。红螺湖别墅、鄂尔多斯博物馆、天津中钢国际广场、广州双塔、上海现代艺术公园……数量当然不是唯一的价值参考,更重要的是,在MAD的每一个设计中,你都能够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除了建筑,马岩松本人也开始了多元媒介的尝试,无论是威尼斯双年展上“移动的中国城”的惊艳,还是在“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展出的“流动传统”,以及他精心打造的建筑书《疯狂晚餐》,他都在尝试用每一种可行的方式去解构我们所生存的城市,表达他所期待的建筑理想。
马岩松建筑理想的展现似乎总是有点拧巴。比如说,他喜欢在CBD里做“被融化”的摩天楼,也愿意在山城花溪大胆尝试“高密度自然”。当人们以为会出现一个棱角的时候,他给了你一个曲线;当人们期待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他却拿出了一个无垠的平面。在建筑的世界里,马岩松的作品一直意味着一种不同:它们形态各异,却都命中注定版烙印着MAD风格;它们前卫大胆,却能与周围环境达成一种戏剧化的和谐。在建筑的无人区里,马岩松左顾右盼,信手拈来。
当然,马岩松的“敢说”也是出了名的。他的犀利言论时常冒犯到中规中矩了许多年的同行与外行,因而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回击。但他毕竟可以挺起腰杆,因为他已经熬过了每位所谓的建筑大师必经的尴尬时段:费尽心血设计出来的建筑,却永远没有人来盖。
尤其是,当总投资6.5亿元的天津中钢国际广场将在2009年以“世界未来最具特色十大建筑”的姿态傲视群雄,马岩松当然有资格微笑,更加有资格骄傲地发声:一个有观点的人,值得尊敬。一个能用自己的观点改变世界的人,值得被倾听。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姚非拉讲述动漫行业发展秘诀
下一篇: 精彩短片"马丘比丘邮政"创作始末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